图源 豆包AI
\n近期,国内外部分地区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传播高峰,重庆市疾控中心昨日首次公布全市伊蚊密度监测数据。当前重庆形势如何?怎样科学防蚊灭蚊、阻断疾病传播?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。
\n基孔肯雅热vs登革热,如何区分?
\n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临床症状相似,容易混淆,但关键区别在于关节症状、出血倾向和疾病进程。
\n基孔肯雅和登革热疾病症状对比/图源 重庆疾控
\n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——都是蚊子惹的祸
\n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的媒介都是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,重庆地区主要是白纹伊蚊。这种蚊子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纹,多在白天活动,叮咬高峰期为日出后2小时内和日落前2小时内。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,病毒会在人体内繁殖并引发疾病。值得注意的是,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一般不会直接人传人,而是通过蚊子叮咬循环传播。
\n\n图源 重庆疾控
\n防蚊灭蚊全攻略 蚊媒疾病“退退退”
\n通过以清除伊蚊孳生环境为主,辅以药物杀灭幼虫和成蚊,可以控制蚊虫密度,大大降低蚊媒传染病的感染风险,以下妙招请大家牢记。
\n1.防蚊第一步:清除孳生环境
\n伊蚊的孳生,完全依赖我们身边的积水。其雌蚊偏好将卵产在小型水体中,从不起眼的角落开始它们的繁衍。
\n日常生活中花盆底托、饮水机水盘、闲置瓶罐、废弃轮胎、堵塞的屋檐槽等是比较容易积水的地方。为预防蚊虫孳生,易积水的闲置容器(桶、盆、泡沫箱)要加强管理,例如倒扣放置或加盖,谨防汇集雨水。路面坑洼应填平,排水沟渠、水槽应保持通畅,确保积水顺畅流走。
\n水养植物、泡菜坛沿等需要日常蓄水的容器,需每周至少换水一次,并清洗容器内壁。
\n2.物理防蚊:减少与蚊虫接触
\n(1)家庭可安装纱窗、纱门,睡觉时使用蚊帐,在疫情高发地区旅居时,可用滞留喷洒的卫生杀虫剂涂抹纱窗。
\n(2)外出时,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面积;尽量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期(清晨和傍晚)到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长时间无保护活动。
\n(3)必要时可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等,灭蚊灯一般设置在隐蔽的角落或有观赏植物、水体的阳台/露台,离地面1.5米左右,使用时尽量远离其他光源。
\n3.化学灭蚊:精准、安全使用药剂
\n化学灭蚊一定要使用在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的正规卫生杀虫剂(登记号以“WP”开头)。
\n(1)个人外出时,可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、避蚊酯的驱蚊液,儿童使用的驱蚊剂内避蚊胺含量不应超过10%,不建议给婴儿皮肤涂抹趋避剂。同时,成人一定注意不要对着眼睛和有伤口的地方喷、抹花露水。
\n(2)傍晚伊蚊活动高峰时,可在室内使用蚊香或电蚊液驱蚊。蚊香和驱蚊液如果在封闭的房间使用,可以杀死蚊虫,在通风处,也能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。室内天黑前点燃蚊香或使用驱蚊液(片),驱蚊效果最佳。在天黑入睡前密闭房间使用蚊香或驱蚊液(片)至少1小时,然后开窗通风(纱窗要密闭),可大大减少蚊虫滋扰。
\n(3)进行室内外蚊虫消杀时,可使用空间喷雾和滞留喷洒。居民区绿化带、公园树林、农贸市场、餐厅、停车场、建筑工地等室内外空旷场地可使用空间喷雾灭蚊;防蚊设施不完善的重点场所如居民楼门洞、电梯门厅、楼道、地下室和低矮灌木丛、绿篱等叶面下面等可使用滞留喷洒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面积灭蚊消杀须由专业人员实施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。
\n4.生物防治:环保安全控蚊
\n引入天敌/微生物,环保安全除蚊幼
\n(1)蚊幼天敌:大型水池、池塘可放养食蚊鱼,如金鱼、柳条鱼、斗鱼等,蜻蜓的幼虫(水虿)也是蚊虫幼虫的主要捕食者。
\n(2)微生物法:将苏云金杆菌制剂施用于蚊幼虫栖息地如下水道、排水渠等处,可杀灭蚊幼虫。
\n5.出现症状急就医
\n正值假期,外出游玩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,尽量不去高风险地区旅行;若去广东等省份或东南亚等境外旅行时,务必做好防蚊措施。
\n如果出现39℃以上高烧、关节痛、皮疹、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痛、明显疲乏,面、颈、胸部潮红等相关症状,及时去医院就医,如近14天内有登革热/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区旅居史时,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。
\n重庆市伊蚊监测数据首次公布
\n这些区域蚊媒风险较高!
\n近期,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为防止疫情输入引起本地传播,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“重庆疾控”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,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,共同做好防控!
\n上周(8月1日~3日)监测结果
\n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:11.35。
\n风险等级评估结果为:中风险。
\n其中,全市39个区县中:
\n高风险(BI≥20,红色):1个区县
\n中风险(10≤BI<20,橙色):26个区县
\n低风险(5≤BI<10,黄色):7个区县
\n达标(BI<5,绿色):5个区县
\n布雷图指数BI,指衡量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。一旦发现蚊媒传染病,且当地BI介于5~10之间则有传播风险,BI介于10~20之间有聚集性疫情风险,大于20则有局部暴发风险!
\n各区县布雷图指数请通过下面表格查询(从左到右,由高到低排序):
\n\n
图源 重庆疾控
\n温馨提醒
\n掌握科学的防蚊方法,就能有效减少被蚊虫叮咬的可能。公众需提高警惕,做好预防措施,可有效降低蚊媒疾病感染风险。
\n本文综合重庆疾控
\n原标题:重庆疾控首发伊蚊风险地图!速查你家是否高风险?附科学防蚊指南
\n第二证券-最安全靠谱的配资公司-股票上杠杆资金-股市配资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